時間:2025-02-12 13:35:15 來源: 瀏覽|:236次
聚丙烯酰胺(PAM)在造紙等眾多行業應用廣泛,其選型準確與否直接關乎生產成效。以下是確定選型的關鍵依據:
造紙工藝類型:不同造紙工藝有著獨特的化學與物理環境。酸性造紙工藝 pH 值低,例如在 pH 值為 4 - 5 的環境下,耐酸的聚丙烯酰胺才能維持結構穩定,像某酸性紙廠之前使用普通 PAM,在酸性條件下出現水解,導致紙張強度和助留效果不佳,更換耐酸型 PAM 后,情況得到改善。中性或堿性造紙工藝,就要考慮產品在對應 pH 值下的穩定性,防止性能因酸堿反應受影響。
離子類型:陽離子型 PAM 帶正電荷,能與帶負電的纖維、填料緊密結合,在助留助濾方面表現突出。在新聞紙生產中,使用陽離子型 PAM,細小纖維和填料留著率能從 60% 提升至 80%,脫水速度加快,生產效率大幅提高。陰離子型主要用于增強紙張強度,通過與纖維表面羥基形成氫鍵強化結合力。非離子型在離子強度高、干擾離子型作用時發揮獨特作用,比如處理海水制漿原料時,非離子型 PAM 能更好適應。
分子量:高分子量 PAM 絮凝效果好,能使纖維和填料形成大絮團,提高紙張勻度和強度。但溶解困難,且可能絮聚過度,影響紙張質量和生產穩定性。低分子量 PAM 適合需要快速分散、滲透的環節,如涂布紙生產,能使助劑快速均勻分布在涂料中,保證涂布效果。
溶解性和溶解速度:溶解性和溶解速度直接影響生產效率。溶解過慢延誤生產,過快易結塊。選擇顆粒適中、經過表面改性等特殊處理的產品,能確保在水中快速、均勻溶解,避免溶解難題。
成本因素: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基礎上,成本是重要考量因素。要綜合產品價格、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等,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。不能只追求低價而忽視質量,否則可能導致紙張質量下降、生產不穩定,增加總體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