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5-02-19 15:52:44 來源: 瀏覽|:329次
聚丙烯酰胺(PAM)在污水處理中主要通過吸附架橋、電中和、卷掃絮凝等作用來實現對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,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,以下是其具體作用原理:
吸附架橋作用
原理:聚丙烯酰胺分子鏈上含有大量的酰胺基(-CONH?)等活性基團,這些基團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。當 PAM 加入到污水中后,其分子鏈會吸附在污水中懸浮的膠體顆粒或微小污染物表面。由于 PAM 分子鏈很長,它可以同時吸附多個顆粒,就像一座橋梁一樣將這些顆粒連接起來,使它們逐漸聚集形成較大的絮體,從而加速顆粒的沉降或上浮,實現與水的分離。
適用情況:尤其適用于處理含有大量細小、分散的膠體顆粒的污水,如造紙廢水、印染廢水等,能有效將這些難以自然沉降的顆粒凝聚成較大的絮體,提高后續處理效率。
電中和作用
原理:污水中的膠體顆粒通常帶有一定的電荷,同種電荷的相互排斥使得這些顆粒能夠穩定地分散在水中,難以聚集沉降。PAM 可以根據其離子類型來中和膠體顆粒表面的電荷。例如,陽離子型 PAM 可以與帶負電荷的膠體顆粒發生靜電吸引作用,陰離子型 PAM 則與帶正電荷的顆粒作用,非離子型 PAM 在某些情況下也能通過氫鍵等作用影響顆粒表面電荷分布。通過這種電中和作用,降低了顆粒間的靜電排斥力,使顆粒能夠相互靠近并聚集在一起,形成絮凝體。
適用情況:對于那些因顆粒表面電荷導致穩定性較高的污水,如電鍍廢水、冶金廢水等,電中和作用能有效打破顆粒的穩定狀態,促進絮凝沉淀。
卷掃絮凝作用
原理:當 PAM 在污水中形成較大的絮凝體后,這些絮凝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吸附能力。在其沉降或上浮的過程中,會像掃帚一樣將周圍的微小顆粒和雜質 “卷掃” 進來,使更多的污染物被包裹在絮凝體中,從而進一步提高絮凝效果,實現對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。
適用情況:在處理高濁度污水時,卷掃絮凝作用能夠快速將大量的懸浮顆粒聚集起來,使水體迅速澄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