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2-06-24 15:45:43 來源: 瀏覽|:1817次
污水處理過程中絮凝物為什么會上浮或者下沉?在絮凝劑去除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的過程,要經過這些作用。
1、吸附作用:由于混凝劑是髙分子物質。在水中起著吸附架橋作用,而使水中微粒相互黏結成大顆粒,然后用沉淀的方法去除膠體物質。
2、中和作用:由于混凝劑在水中產生大量的髙電荷的正離子。而天然水中的膠體物大都帶負電,使它們異電相吸,相互中和,從而消除了膠體微粒之間的靜電斥力,且能長為大顆粒,藉自重沉降而去除。
3、表面接觸作用:絮凝過程是以微粒作核心在其表面上進行的,而使微粒表面相接觸,并黏結成大顆粒,通過沉淀而去除。
4、過濾作用:絮凝在水中沉降的過程,猶如一個過濾網下降,從而包裹著其他微粒一起沉降。通過上述這些復雜的過程而除去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。
我們知道聚丙烯酰胺PAM在和水發生反應可以形成起沉淀作用的不溶氫氧化物,這些氫氧化物連接起來形成網狀,俘獲小顆粒形成較大絮凝物。生成的絮凝物要么浮于液體表面,要么沉于底部。原理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,上浮的情況是說明其比重較輕,沉于底部說明其比重較重。無論是上浮還是下沉,這兩種情況下的絮凝物均容易被過濾或移除,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的去除懸浮物的目的。